可能是因为最近发观点比较频繁,总有新/老粉丝私聊我是否能加群之类的,发个观点稍微谈一下这个事。首先,我之前确实组建过粉丝群,但是解散了,我现在没有任何粉丝群,未来也不会有。针对这个事做一些说明吧。

1、为什么曾经创建粉丝群?
我曾经创建过粉丝群,大概是19年还是20年我忘了,反正那时候牛市还没到,我发现我刚创建的TV号涨了挺多粉丝,但是按我的理解,我发表的观点并不出众,而且当时TV的用户应该远少于现在(当然分析师也少),再加上关注的粉丝很多新注册的账号,所以我觉得可能有假粉丝(鼓励新人分析师,纯属猜测哈),为了确定究竟有多少real粉丝,顺便分析一下TV上的炒币群体有哪些,于是就创建了一个粉丝群,没门槛也不收费,也不给任何交易所拉人头,平时就吹水装逼。

2、为什么解散了粉丝群?
一是加群的人员不多,二是粉丝亏了就骂,没啥意思,就随便找了个理由解散了。

3、为什么不再创建粉丝群?
粉丝群大概可以做这些事:一、可以通过某些方式来分析散户情绪;二、可以给交易所拉人头抽成;三、给粉丝带单抽成或者噶粉丝韭菜; 四、收费教交易技术;对于一,我的交易方式不太依赖散户情绪;对于二,我不想给交易所拉人头;对于三,我靠自己交易赚钱,不噶粉丝;对于四,从我的TV观点就能看出大多时候都是瞎猜,没法教技术;除此之外,我现在已经基本不用国内的社交软件/媒体。大概就这些原因,现在没有粉丝群,以后也不会再创建粉丝群。

4、为啥不用国内的社交软件/媒体?
国内的社交软件有各种奇奇怪怪限制,再加上加密货币算比较敏感的话题吧,不太适合聊这些。曾经有段时间,我发现我写的一些东西还被人搬运到国内的网站或者V博账号,估计现在也都被封号了,所以也印证了我的看法。国内媒体能吸引到的粉丝应该还是小白居多,信息匮乏,容易被骗,而且没有经过外网各种花里胡哨内容的毒害,大概率没啥分辨能力。TV的国内粉丝,至少经过了一层科学上网的筛选,不那么好骗,而且有一大部分人应该也不在国内,这样来讲也算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开个玩笑)!

5、你说不噶粉丝,为什么在TV上写分析?
这个问题如果深究一下的话,可能每一篇我写的东西都有不同的原因,甚至有可能某些观点是矛盾和混乱的。归结起来讲,只是对于一些想法的分享和实践,有道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创建TV账号时,基本上已经想好了这个账号的人设,以此来塑造一些观点。过往的观点里也包含了一些思想或者理念,不过大多数观点只是写着玩的,没有啥真情实意。

6、如果说是一些人设,那很多观点都是假的吗?
当然不是,有虚构的成分吧,当然我确实是个码农,

7、题外话:码农是否应该支持加密货币 / 区块链?
谈到这个,我想起跟很多码农朋友交流加密货币时,很多人会持有怀疑态度,又或者秉持骗局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一个乌托邦式的看法。加密货币世界有一个著名的“Code is law”的理念,虽然这个理念放在当今的现实不太成立,但我们确实看到了加密货币的一个正向的潜力:对开源社区的驱动作用。在没有加密货币或者Token经济之前,开源社区主要是声誉驱动的——你贡献代码完善开源项目获得声誉和能力的认可,因此也有很多人以此为目的去为开源项目贡献代码,美化简历,也可以作为能力的背书。在有了加密货币以后,因为区块链的性质特别,导致区块链项目(主要指公链项目)都要提供开源代码,这也促进成了加密货币的开源社区,而且加密货币的开源项目往往会通过代币激励的方式,鼓励开发者参与进来,比如bug bounty/project grants,这样又会促进开源社区的壮大,这样的开源社区不仅完善公链项目本身,同时还会完善区块链项目中用到的一些其他开源项目,这样形成的开源社区在利益驱动下生产力远高于声誉驱动的模式,当然如果你参与的项目取得成功,依然会获得声誉。所以加密货币或者说Token经济,提供了一种以发行和分配代币的方式,提高开源社区生产力的模式。这或许可以看成是一种对于码农来讲的新的生产关系,在这样的模式下,也有更多人愿意把传统的互联网的技术以开源的方式结合并搬运到到区块链世界中来。而如今恰逢互联网失业大潮,大量的码农主动/被动退出传统的互联网的生产关系,如果他们愿意参与到分布式协作,全球化团队,代币激励的开源社区中来,如果他们恰好带着传统互联网中隐匿在互联网巨头手里的核心技术,或许开源社区又或者开源软件,会迎来一片新的天地,又或许这才是潜在的Web3.0形态。如果这个假想成理,互联网巨头消失的技术壁垒可能也能解释为什么当下很多人不再看好互联网。当然,这仅仅是乌托邦式的假想,不过对于码农来讲,当然不是坏事。

综上所述,别私聊我加群,看TV就完事了。
Beyond Technical AnalysisTechnical IndicatorsTrend Analysis

إخلاء المسؤولي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