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ntann37

【交易思考】交易中的包容性是否意味着无穷的可能性————在交易中关于自我重塑和 自我毁灭的辨证思考(二)

OKX:BTCUSDT   Bitcoin/Tether
交易中的包容性是否意味着无穷的可能性

一、从一个案例说起。
见上图
1、开仓位置,认为下跌趋势延续,开了空单。初始止损是在箱体上沿
2、突破箱体了,理论上,该止损了,但实际上,万一是个假突破呢?马上就要下去了!止损?移一移吧。。
3、都到这了,零点六一八位置!黄金分割!斐波那契!完美回调位置,瞬间就要狂跌不止!你看,是不是马上就跌了!
4、这都快到前面高压区了,还止损什么啊?这不,又是加特利形态零点七八六位置,后面还有零点八八六这个又是个反弹哦不反转位置,双重哦不三重叠加,简直完美。继续观察!马上就大跌!等着瞧!
5、我靠!竟然突破前高了?!有没有搞错!别急,先不要怕!观察一下,万一,万一是假突破呢?好!太棒了这是假突破!你看收阴线了。看我不梭哈!把止损放在这根K的高点,我的扛单生涯,就要结束了!准备欢呼庆祝吧!
6、6666666666爆仓了55555555555我只会6了!

二、矛盾与逻辑的爱恨情仇以及包容性的白左本质
由于本人在类似的模式中屡次被市场重创,下面来逐步分析一下以上这个操作案例,以及我们是如何允许这个案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当然你也可以把【案例】替换为【爆仓】一词,大体相同)的全过程。此处不深究不愿服输及上头等情绪因素。
首先,认知拓宽后对市场可能走向的包容性上升。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我在支撑线附近做多,我认为前低形成的支撑线,一旦被突破,即破了前低就得走人,之前我一直都是这么止损的,直到我知道了有个词——“假突破”;行,就当做它是假突破,为什么在假突破后的新低点上方附近一点点在盘整,也不像着是要上去的样子,不好,价格又到低点附近了,我又慌了。“别慌,这里要形成双底”未来又略懂一点交易技术的我对当时的我这样说道,于是我又继续观察,妈的这次又突破了前低,形成了一个新的低点,走不走?“走个屁哦,知道2B形态不?这里走了你就是最低点走的,蠢不蠢?”我学会了一个又一个新名词,认识了一个又一个新形态,账户也屡创新低。知识的扩充造就了我对市场认识的新可能性。一个盘面的走向,从一开始觉得就应该朝着自己开仓的方向一路前进,到后面逐渐给市场更多的调整空间,(心里OS“我允许你这么走,我再给你个机会,毕竟这只是调整而已对结果妨碍不大”),短暂的下跌改变不了最后终会上升的结果。然而仔细想想,这样的包容性是否只针对自己开仓单子的包容?

其次,对【自我底线不断下降】这件事的包容性上升。
从开单开始,我便陷入被判定是与否这件事中,“是被止损吗,还是会到止盈位置呢?这单子是成功了吗?还是我是一个失败的人呢?”
掌握了很多交易技术以后,是与否的界限不断模糊。在否定性面前,更多的包容性似乎是一个更棒的选择。我选择调整原先开仓逻辑,我选择下调止损线,我选择暂时观望不平仓,我选择。实际上则是,我选择降低我的底线(因为我脑袋里有盘面的更多可能性,我允许这些可能性发生直到我无法想象到这个可能性)。最后,我选择没有底线。是与否的界限被划掉以后,原则已是奢望,逻辑只剩下断臂残肢。

最后,归个因。
此系列不提交易心理卫生不谈交易纪律,只谈个逻辑。
造成上面这种情况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思维混乱逻辑松垮毫无底线。思维混乱:既要大仓位又要宽止损;逻辑松垮:尽可能多地将市场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涵盖在自己的单子中,逻辑不严密不严谨;毫无底线:直到最后彻底抛弃松垮的逻辑和混乱的思维,开始摆烂,
我看一些人做交易,对开仓逻辑十分重视,比如只做双重顶底(因为有个二次确认)来操作反转,V字反转就不做。有些人则对平仓逻辑十分重视,只要是亏损的单子,未到止损线看形势不对就立刻砍(在此不评价这种做法)。我把以上这两种特别【紧】的行为(年纪大了括约肌会松但做单却可能越来越紧)归结为逻辑上的严苛。对于市场的走向所囊括的可能性只允许有一种或者十分有限的几种(当然啦,几种是在离开成本线到达止盈区的路线有几种)。逻辑严密了,交易规则就会清晰。对这些成熟的交易者而言,包容性没什么用,本质上就是知道有这些可能存在,但是发生了也就发生了,对自己的影响顶多就是止个损的事情。
理想主义固然珍贵,现实主义才能让人活着。

三、从包容性展开:充满无穷可能性意味着什么?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场景应该是一位教授对着一帮大学生讲话,他从彼得潘开始说起,讲的是大部分现代人都像彼得潘一样拒绝成长拒绝成熟,因为成熟中拥有牺牲的元素,你必须牺牲童年的很多潜能才能换一个现实的蓝图。他说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即牺牲)呢,一个原因是,无论你做不做,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你要么选择自己的局限性,要么在你三十岁的时候无意识地被迫选择,甚至更糟,在四十岁的时候。当下这些人越来越常见,因为人们避免成熟的同时,避免立刻被后果惩罚(卧槽,和交易的模式是不是一模一样?!),但后果会慢慢叠满,最终给你沉重一击(简直了!)。你选择牺牲的一个原因,因为牺牲无法避免,但你至少可以选择。儿童的问题是,你只是一堆潜能,没有什么清晰的方向,你能成为一切,但你什么也不是。于是你成为某个领域的学徒,这样的话你至少成为了某个身份,当你成为了某个身份,世界的大门将再次为你打开。一旦你渡过了那个狭隘的“学徒阶段”(这个阶段约束你限制你),就能迎接新的可能。(视频:“巨婴”的代价|Jordan Peterson)
我看了这个视频以后感慨良多。
我在毕业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窗期,那时候不想上班不想考公考研。因为我觉得自己拥有无穷的可能性。而一旦选择了其中一条,我必须放弃其他的人生道路,放弃那些我尚未体验过的人生。我明知道人生有限,不可能什么都有所经历。但年纪轻也贪婪,总想把精彩的瞬间都体验一遍。最近steam游戏下载了一大堆而我又电子阳痿以后又重新体验了一把当时的困境:面对着一大堆游戏,我面临这么多可能性的选择,但我却一个都不想打开玩。因为我总想着,一旦我选择了其中一款游戏,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中,我将丧失掉其他游戏带来的快乐。而从其他游戏中丧失的快乐其实我根本无从拥有过,而之前我又有选择机会,但没有选择,这叫做机会成本。一旦我选择了其中一款,我就付出了机会成本。可选择的游戏越多,付出的机会成本越大。
我不想付出任何成本,所以我选择不选择(I CHOOSE NOT TO CHOOSE)。这样,我拥有了不用支付的机会成本,也拥有了从未有过的潜在的每一款的游戏体验(虚无版游戏体验)的选择权。然而事实上,我什么也没得到。(我也是今天才知道收获了电子阳痿也收获了一堆无可救药的哲思。)
说回交易,交易比上面这个例子要可怕。如果说人生职业选择或者游戏选择,只是在一堆可供自己选择的可能性中游离(因为根本缺乏一个具体的目的),而交易中,你的目的是贪婪到可怕的东西:不低于预期的盈利。(毕竟谁都不希望亏损不是吗)
我们在交易的时候,只要开了仓,总希望能得到好的结果:盈利,乃至更好的结果:大幅盈利。在此之前,不愿意平仓。只要是平仓了,就单独这笔单子而言,就是了结了,亏损(或者未到期望盈利点)了结。之所以不肯平仓,就是想为这笔单子造就一个可能性——反亏为赢的可能性。想为自己造就一个可能性——我没输(失败)的可能性。
拥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就只是拥有一堆无用的潜力。在交易上,未平仓前,你让单子拥有无穷可能性,(大概率)最终的唯一可能就是XX!
你拥有选择。你选择平仓,你选择了止损,你选择了观察,你选择了思考,你选择了总结,你选择了慎重,你选择了成功。
自我重塑是选择成熟,自我毁灭是选择不选择,由自然上天做安排,抵触文明,自己回归原始野性。
包容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可能性带来的是希望。交易上,已经有太多的不确定了。尽可能给自己带来一点小小的安稳。这是市场教会我的,温柔。
إخلاء المسؤولية

لا يُقصد بالمعلومات والمنشورات أن تكون، أو تشكل، أي نصيحة مالية أو استثمارية أو تجارية أو أنواع أخرى من النصائح أو التوصيات المقدمة أو المعتمدة من TradingView. اقرأ المزيد في شروط الاستخدا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