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市综述》信心缺失30年国债收益率冲高,同期限期货跌幅近半年最大
- 信心缺失,期现货均走恶
- 30年国债收益率一度高至2.145%创逾三个月新高
- 30年国债期货收跌1.81%,为近半年最大
- 关注资金和股市变化,长债收益率继续寻顶
中国债市周一全线走恶,其中30年国债现券收益率最多走升超过7个基点(bp)突破2.14%,至逾三个月新高,同期限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以大跌1.81%报收,创近半年来单日最大跌幅;其他期限国债收益率也普遍上行,幅度集中在5-6bp。
交易员称,上周五市场预期的降准落空,加之风险偏好提高支撑股市,以及资金收敛等都给债市泼下冷水,信心缺失导致“跌跌不休”。虽然从技术指标上看,长债风险保护垫已明显增厚,但仍要继续关注资金和股市变化,以判断何时能稳住。
“大A(股市)还没怎么发力(债)就虚成这样,感觉就是踩踏,降准降息预期落空,绝望了。”华南一券商交易员表示。
银行间市场30年国债活跃券2400006尾盘一度冲高至2.145%,最新成交在2.135%,较上日尾盘上行6.5bp,前次高点出现在去年12月上旬;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11最新成交在1.8975%,较上日尾盘升5.25bp。
中国股市沪综指000001周一小幅收涨0.2%,至3,426.13点,续创逾三个月新高。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周末印发的提振消费方案并没有太多超预期的内容,消费板块今日表现不温不火。
北京一券商交易员补充说,风险偏好进一步抬升、促销费政策、改善的宏观数据继续给股市提供话题,缴税周期里资金有所收紧,债市的信心进一步消弭,套保需求开始增加,多杀多的过程中,债券收益率尤其是中长利率债收益率上行明显。
西南证券固收团队报告认为,目前一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回升至2024年9月降息前水平,且处于2020年以来30%估值分位数上方。同时10年与一年期国债收益率期限利差分位数已逼近历史低位,曲线过于扁平。预计后市曲线走陡的动力更有可能是来自于短端利率的下行,在此情景下,“买短看长”策略可能更加占优。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周一表示,要看到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目前国内消费者信心和预期偏弱,部分消费品消费需求未充分满足、消费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仍客观存在。
以下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各主力合约的最新情况:
北京时间16:19 | 两年期 | 五年期 | 10年期 | 30年期 |
TS2506 (CTSM5) | TF2506 (CTFM5) | T2506 (CFTM5) | TL2506 (CTLM5) | |
现价(元) | 102.314 | 105.280 | 107.075 | 113.620 |
较上结算价涨跌 | -0.05% | -0.26% | -0.56% | -1.81% |
盘中最高(元) | 102.376 | 105.500 | 107.505 | 114.990 |
盘中最低(元) | 102.290 | 105.240 | 107.055 | 113.600 |
**缴税及MLF到期添扰资金“贵而不紧”**
中国银行间市场周一资金面整体供给尚属平稳,存款类机构隔夜回购加权利率在1.8%附近波动,不过今日适逢税期及MLF到期扰动,非银机构融入隔夜以及匿名点击(X-repo)系统上隔夜逆回购报价升到1.9%以上。
交易员指出,3月季末月份,且缴税及MLF到期影响下,央行逆回购顺势加码,市场流动性整体供给压力并不大,惟资金价格居高不下;在2月金融数据及经济数据出炉之后,市场宽松预期进一步纠偏降温,料短期资金价格回落概率不大,而供给亦将保持稳势。
长期资金方面,全国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一级在1.96%和1.97%有一定需求;二级市场上,一年期限最新成交在1.97%-1.9750%左右,较上日略攀高。
“季末月份,又是税期,还有MLF到期,价格贵一点,正常波动吧,匿名上1.91%,16亿的供给,”上海一券商交易员早盘时称,明天开始税期走款,不知道央行会不会净投放。
央行周一开展了4,810亿元人民币七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仍为1.50%。据此计算,公开市场单日转为净投放3,845亿元,但仍较今日3,870亿元的MLF到期量略低。
“考虑MLF在内,今天央妈还是回笼了一点点的,现在隔夜2.3%以下的都算‘宽松’了,只能默默感恩了,”华东一银行交易员谈到,上周期待了半天的降准,最终是央行表态政策用在“刀刃”上,短期宽松不要想太多了。
据其介绍,银行类机构拆借隔夜在1.78%附近难度不大,但是非银拆借价格居高在1.93%-1.94%,相对偏高。
国家税务总局网站信息显示,本月17日为申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的截止日;一般随后两个工作日为缴款高峰。
信达证券宏观研究团队,3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持续净回笼,但银行净融出维持平稳,对外生扰动逐步脱敏,似乎意味着央行边际紧缩的过程告一段落,重新进入精准调控的阶段,在此背景下3月税期以及MLF到期等因素对资金价格的扰动可能也会明显减弱。
“如果上述的判断得到验证,或能大致确认1.8%已在短期成为央行对资金价格的合意水平,资金面已进入新稳态。”该券商预计。
在低于预期的2月金融数据发布后,中国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上周五发文称,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内外部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货币政策有必要保持合理空间,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施策,把政策资源用在“刀刃”上,应对未来各种不确定性。(完)